面前市場上有很多格式各樣的攝像頭手機,象素從最早的 10 萬、 30 萬一路攀升至現(xiàn)在的 100 萬 120 萬 200 萬直至三星的 三星 SPH-V8200 號稱 800 萬象素的手機……看樣子還要繼續(xù)發(fā)展。
在這里我覺得有必要先把數(shù)碼影像的原理介紹一下,數(shù)碼照相是通過光學鏡頭將外界光線折射到鏡頭后邊的光學傳感器上,傳感器將光學信號轉(zhuǎn)換成電極信號再通過微處理器處理成數(shù)據(jù)在儲存器上儲存起來的一個過程。簡單的來說是這樣一個過程,當然里邊還有好多降噪、色彩還原的系列處理。
首先我們從外部的鏡頭說起,好鏡頭的標準就是通光量和變焦倍數(shù),數(shù)碼相機中好的鏡頭是蔡司頭,一般是由一組或者多組的光學鍍膜鏡片組成,通光量好,變焦是由價格而定,至于手機的數(shù)碼鏡頭,我就不多說了,自己也在外形上能看見。
再就是數(shù)碼影像的最主要的部分——傳感器,目前市場上的傳感器分為 COMS 傳感器和 CCD 傳感器, COMS 傳感器成本低,成像質(zhì)量不如 CCD 傳感器, CCD 傳感器成像質(zhì)量好,但是成本高,相應的他傳輸出來的電極信號復雜,處理起來速度相對慢,但是由于現(xiàn)在微處理器的運算能力的提高,這一缺點正在減小,所以現(xiàn)在很多專業(yè)高象素機子也開始采用了 CCD 傳感器。
數(shù)碼相機的象素大小取決于傳感器的大。ㄏ嗤泄怆姌O密度的情況下),目前市場上的數(shù)碼相機的感光器有 1/2.5 、 1/1.8 英寸 的,還有大一點的 23.6 x 15.8mm RGB CCD 傳感器,甚至 Dalsa 公司發(fā)布 3300 萬象素超強 CCD 傳感器,一張 16 位色的圖片就達到 200M ,這個傳感器的尺寸雖然沒有公布但是我想也小不了。當然也有密度比較高的傳感器,這樣的傳感器面積小,但是象素高,比如夏普的 1/2.5 英寸 的有效象素700 萬的 CCD 傳感器。
但是我們在購買攝像頭手機的時候往往廠家只是說攝像頭是多少萬象素的,從來沒有說是它們的感光器是多大的,原因只有一個,它們的觀光器都很小,小的可憐,那么他們的高象素是哪兒來的呢?很簡單,內(nèi)行都知道,是軟處理,也就是說它們的感光器都是 30 萬的(當然也有極少數(shù)比這個高一點,但是也高不到哪兒去,充其量 5 、 60 萬),并且他們的鏡頭都可笑的厲害,就是這樣的設(shè)備拍出來的照片,經(jīng)過軟處理后就可以升至若干萬象素?瓷先ヒ埠孟窈苁羌毮,但是那并不是我們花那么多銀子的有效象素。
這些話的主要目的是提醒廣大消費者不要相信手機廠商的攝像頭噱頭,不要盲目追求手機攝像頭的高象素。手機還是用來打電話的,手機上的攝像頭也可以用,但是用來玩的,根本不能代替相機,所以差不多有的玩就行了;ㄌ嗟你y子買個附加的玩具,不合適,一個攝像頭的成本也就是個幾十元人民幣,而廠家卻多算我們那么多錢,當然也是消費者的要求決定的,同時廠家即使是軟處理也要增加成本的,下面我們就圖解一下手機攝像頭和數(shù)碼相機的傳感器及其成像原理,讓大家認清手機攝像頭的真面目。
先看看成像原理的對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