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部手機是西門子的3618,用了4年,感覺真是個好東西,當時隨機的850毫安原裝電,現(xiàn)在還能待機三天,送的組裝電還沒拆封呢。還有陰陽歷、英漢字典,估計現(xiàn)在有這玩藝的普通手機也不超過10%,只是小三的容量小了點,通訊錄、短信的存放空間已不能滿足現(xiàn)在的胃口,我就動了換機的念頭。
開始我選機特別追求性價比,順序依次是信號〉外形〉價格〉功能,看中的機器集中在1500到2000元之間,有飛利浦9@98、諾基亞6030、三星x468等,但是沒有一件能讓我一見傾心。本來索愛的機型挺不錯的,只可惜有日本血統(tǒng)。一見傾心的也有,就是諾基亞8xxx,只是這個價格……
后來,在論壇潛水時逐漸知道了多普達575,覺得好像它就是我要找的這種機器,我還專程的到鼓樓郵電大樓看了機模,好像標價2700元,我當時就想,再降500就買。但是后來,我又知道了575有射頻的毛病。心想,怎么找個完美的東西就這么難呢。
但是,經(jīng)過了這次心動,使我對智能機有了興趣。我把目標又放在585和568上,585各方面都不錯,但是外觀總覺得太女人,嘿嘿,又是一個遺憾;568的樣子不錯,也只有水貨。我以前從來不敢買水貨,人生在世,講求“穩(wěn)當”二字?蓮木W(wǎng)友的評價來說,水貨行貨并沒有本質(zhì)的區(qū)別,關鍵是不要太外行。自古精品出水貨,同樣的東西,省個好幾百,誰不樂意?
今年年初,網(wǎng)上關于586的新聞多起來了,初次見到這個機器,感覺特別舒服,好像就是那種要拿在手里的感覺。當時水貨的價格也有28xx多,對我這個工薪來說真是個奢侈品,不過我這人就好這口,大不了幾個月不吃洋快餐、不下館子唄?戳薾多的評論后,決心就定了。
首先上網(wǎng)看了不少南京js的貼子,覺得可信度還是滿高的,網(wǎng)上充電一個星期,看了不少評測、鑒別、技巧內(nèi)的文章后,我懷揣著幾個電話號碼和3200元現(xiàn)金,冒充內(nèi)行走進了丹鳳街。
我不停的告誡自己,貨比三家,一定要捂好銀子。從鼓樓下車,自北向南進入丹鳳街,首先是大名鼎鼎的M店,進去一看,人還挺多,也不排隊,感覺大部分人都是沖著三星和索愛去的。多普達專柜的人并不多,有一50歲左右大媽在為兩個小伙包裝586,這是一臺成色較好的14日機,比店里全新機的標價低400元,好像是2480元,說實在的,如果冒充正機給我,我是識別不出來的。我看這邊忙,價格也不太厚道,但是市場上的全新機已經(jīng)是2600了。于是我就繼續(xù)南下。
進入高新通訊市場,掀開門簾一看,人山人海,氣勢壓過蘇寧,環(huán)境好不過菜場。按照版上有名的S店提供的柜臺地址,找了半天總算找到了,暈,招牌上的店名和極速網(wǎng)上的店名有一“通假字”,差點走過掉,店面也不大,很好的機器躺在柜臺里,怎么看都覺得寒磣,生意好象還不錯,這就是網(wǎng)絡效應吧。要老板拿了個586新機,第一次把真機摸在手上,試了試鑒別辦法,又聞又看還是沒有確信自己的判斷。外行就是外行,心想還是把銀子再捂捂,多看一家吧。
又輾轉(zhuǎn)來到虹飛電信城,感覺環(huán)境不如蘇寧,生意不如菜場,但是起碼可以做幾次深呼吸了。直接到三樓進入W店,這邊的機器沒有擺在外面,展出的只有包裝盒。說明來意后,老板娘(也就是一小姑娘)從一鐵柜子拿出了一個東西,遞到我面前,固然一副水店派頭,這也好,我可不想賣家絮絮叨叨影響我的判斷,經(jīng)過3分鐘的檢查,確信沒灰塵、內(nèi)部無指紋、沒有怪味、沒有刮痕,老板娘要價2580,好像沒有商量的余地,乖乖掏錢吧,又加了20元要了一飛毛腿的850毫安組電。呈老板娘數(shù)錢開票的當會兒,我又把機器拿出來看了看,這次發(fā)現(xiàn)了個大問題,就是電池不是傳說中的三洋,而是標明臺灣制的celxpert,當時心里就咯噔了一下,問老板娘,他們說水貨的品牌電就是這個,又拿出其他幾個機器給我看。我一想,也對,不會就騙我一個人吧,也就干脆認了。不過我又發(fā)現(xiàn)手機屁股后又點小小的刮痕,最后還是調(diào)了一個。
就這樣我的第一部智能機入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