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國內3G市場遲遲未能啟動,但手機制造商仍對其熱情不減,期待依靠技術換代重新獲取高額利潤。不過,從種種分析來看,3G手機市場的盈利水平可能并不樂觀。
“大眾消費者不必過于擔心3G手機價格的‘貴族化’,大量的3G手機應該處于1500-3000元區(qū)間,”信息產業(yè)部電信研究院通信政策研究所所長陳金橋斷言。
這一預言可能會拉近3G與用戶的距離,但卻給希望依靠3G翻身的國內廠商帶來一絲涼意。
“啟動3G市場盡管會給手機廠商帶來新的機會,但主要不在價格和盈利能力方面,而在于促進用戶大規(guī)模換機以及帶動手機從通信終端邁向以通信功能為核心的智能多媒體手持終端,”陳金橋說。
陳金橋說,產業(yè)鏈的長期準備,多廠商的競爭環(huán)境,網絡運營商對終端的介入引導以及移動通信用戶的消費理性,使得3G手機的盈利水平不可能太高。盡管不排除個別領先廠商憑借品牌、技術實力以及多業(yè)務功能支持,在市場普及期在少數高端產品上保持較高的盈利水平,但“技術進步趨勢和競爭力量成長將會壓縮高額利潤空間和市場優(yōu)勢的時間!
雖然只是過了五六年時間,但國內移動通信市場格局已經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擁有手機生產牌照的企業(yè)由1999年的不到10家迅速膨脹到當前的47家,而這一數字在手機生產牌照由審批制轉向核準制后還在不斷增長。
“由原來的半壟斷到現(xiàn)在的充分競爭,單從手機廠商數量來看,3G手機的價格也不可能太高,” 賽迪數據通信行業(yè)情報咨詢部總經理黃靜說。在技術上,華為公司在WCDMA、中興公司在CDMA 2000、大唐電信在TD-SCDMA等領域已經形成系統(tǒng)的研發(fā)能力和制造能力,逐漸改變了國內廠商的弱勢地位。
此外,3G手機廠商的定價策略將與2G時代有所不同。“關鍵的影響力量在于移動運營商的直接介入以及運營商和廠商的戰(zhàn)略聯(lián)盟關系,”陳金橋說。“隨著3G網絡覆蓋和業(yè)務的大規(guī)模普及,面向不同用戶群的3G手機價格區(qū)間將比2G網絡同期部署的價格區(qū)間下降20%-30%”。
作為國內在3G上投入最早最多的企業(yè),華為在3G終端上就采取了走大眾市場的戰(zhàn)略。據華為公司新聞發(fā)言人傅軍介紹,在華為已推出的3G手機中,低端產品只有100美金,而高端產品也不過300美金。今年下半年,華為公司又將推出覆蓋高、中、低端的系列化3G手機,其價格與同檔次的GSM手機接近。
國內另一位3G的先行者中興通訊也選擇了一條低成本之路,將3G手機定位在中低端價位,保持對跨國公司同等產品20%左右的價格優(yōu)勢。
有關人士分析認為,考慮到國內消費者的支付能力,多數國內手機廠商必然會從中低端市場切入3G,但由于高端用戶需求的存在,所以不排除會有部分廠商選擇面向高端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