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QD上市以來,對于這款游戲手機音樂音質的爭論就一直沒有停止過。沒有MP3的硬件解碼和單聲道播放這種硬傷無疑讓廣大QD粉絲心疼不已。雖然MP3GO等播放器功能繁多,但是面對QD這種情況,播放效果顯然起不到太大提高。而且MP3文件本身存在體積過大,播放時占用系統(tǒng)太多資源,且爆音明顯等問題。難道QD真的和音樂播放無緣?
如果你是一個追求完美且十分挑剔,不能容忍一點瑕疵的人,就徹底放棄在QD上聽音樂的想法,因為這點QD無論如何達不到你的要求的,但是假如你只是為了休閑娛樂,要求不高,我想其實還是有折中的辦法,就是今天要推薦給大家的-OGG音樂格式播放器:OGGPLAY
首先介紹一下關于OGG的知識(原理部分來源于yesky.com)
Ogg是什么?
Ogg源于一個計劃,它代表的是開發(fā)一種有損的音頻壓縮技術的計劃,而Ogg Vorbis才是這種音頻壓縮機制的真正代稱,它只是Ogg計劃的一部分,該計劃意圖設計一個完全開放源碼的多媒體系統(tǒng)。著名的Xiph基金和Icecast集團是Ogg計劃的主要贊助者。Ogg Vorbis格式的開發(fā)者是Xiph基金會,這是一個資助開放源代碼開發(fā)活動的非盈利性組織,所以Ogg是一種免費的開發(fā)性的格式。
編碼特點和原理
Ogg Vorbis中的主要算法還是利用MDCT(修飾離散余弦變換Modified 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 )而不是用現(xiàn)在比較時興的小波(wavelet)技術。Ogg的多通道編碼技術,統(tǒng)稱為立體聲通道耦合Stereo Channel Coupling。而該技術實際又是由兩種不同的技術組成的:channel interleaving 和 square polar mapping,而這也是Ogg能成為免費制式的一個必要條件,以往的“聯(lián)合立體聲Joint Stereo”的編碼模式是有專利限制的。據(jù)官方聲稱,與其他會造成立體空間感減弱的編碼模型相比,這兩種技術都可以在保持編碼器的靈活性的同時而不損害本來的立體聲空間影像――相信配合iRiver的3d音效會有更好的表現(xiàn)力,而且實現(xiàn)的復雜程度比聯(lián)合立體聲方式要低。
OGG Vorbis這種編碼也遠比90年代開發(fā)成功的MP3先進,它可以在相對較低的數(shù)據(jù)速率下實現(xiàn)比MP3更好的音質!――我認為Ogg很象MD的atrac格式,特別象新的lp2編碼,它能在低別特率下有著很要的音質。此外,在編碼上,Ogg Vorbis是使用了VBR(可變比特率)和ABR(平均比特率)方式進行編碼,所以理論上,Ogg Vorbis帶來的音樂可以比采用CBR文件有更好的聲音表現(xiàn),當然前提是兩者使用同樣比特率(Bit Rate)的壓縮模式――這里可以知道。Ogg Vorbis的比特率縮放功能可以在不用重新編碼的情況下調節(jié)文件的相關壓縮率,與此同時,Ogg文件的單位編輯能力和超越左右聲道的音頻流技術可以帶來更為奇妙的音樂享受。Vorbis還具有比特率縮放功能,可以不用重新編碼便可調節(jié)文件的比特率。
Vorbis文件可以被分成小塊并以樣本粒度(granularity,專業(yè)術語,指數(shù)據(jù)可以被分割的最小尺寸)進行編輯;Vorbis支持多通道(大于2)音頻流并使用了獨創(chuàng)性的處理技術;這意味著什么?這意味著Ogg Vorbis在SACD、DTSCD、DVD AUDIO抓軌軟件(目前這種軟件還沒有)的支持下,可以對所有的聲道進行編碼,而不是MP3只能編碼2個聲道。多聲道音樂的興起,給音樂欣賞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尤其在欣賞交響時,會帶來更多臨場感。這場革命性的變化是MP3無法適應的。在以后的播放技術不斷提高以后,而且人們對音質要求不斷提高,Ogg的優(yōu)勢將更加明顯。
Ogg的制作方案
先說說有關Ogg編碼的一些知識,Ogg的編碼中的比特率選項主要有(ABR,VBR,Quality三種,而且Ogg的比特率都是浮動的,就是說其實都是vbr。這里我推薦編碼的時候選擇Quality模式,不僅因為這種方式設置簡單,更因為大多數(shù)人都推薦這種方式,效果也很好。Quality的幾個等級(只給出整數(shù),具體還可以微調)對應以下幾種比特率(括號里對應的比特率只是近似值,一般情況下實際比特率會稍大)Quality -1(45kbs) Quality 0(64kbs)Quality 1(80kbs)Quality 2(96kbs)Quality 3(112kbs)Quality 4(128kbs)Quality 5(160kbs)Quality 6(192kbs)Quality 7(224kbs)Quality 8(256kbs)Quality 9(320kbs)Quality 10(500kbs)
1)CD->OGG
―― Eac抓軌+Ogg Vorbis外部編碼器(oggenc)
適用于直接將cd直接壓縮成ogg,這是一步到位的方法。
首先要使用CD抓軌工具EAC
使用EAC0.9b4中文版,這個版本支持使用外部編碼器進行ogg編碼,而外部編碼器使用了官方提供的vorbis tools 1.0版本,里面包括了oggdec(解碼),oggenc(編碼),等五個dos下的exe程序,還有一些說明文檔。
首先必須在EAC的“壓縮選項”里面選擇“使用外部壓縮程序”,然后在“方案”里面找到“Ogg Vorbis Encoder”
然后再選擇外部程序所在的文件夾,選擇“oggenc”。
然后選擇相應的參數(shù)進行壓縮即可。下面你可以選擇不同的比特率進行壓縮。
2)WAV->OGG、OGG->WAV
――官方工具Ogg dropXPd
假如已經進行了cd抓軌或者只有wav文件,那如何對wav文件進行壓縮呢?這里推薦官方的OggdropXPd,這是一個十分便捷并且非常有個性的軟件,估計你也會很快喜歡上他。
和官方的另一個工具OggDrop不同的是,OggDropXPd不僅提供了Ogg的編碼功能(Encode,即wav->OGG)還提供了解碼功能(Decode,即gg->Wav和播放)。官方網站下載的是英文版本,而國內已經有了中文的版本(不過版本稍舊)。我平常使用的就是Ogg dropXPd 中文版1.1。對于許多對英文不感冒的朋友,使用中文版本會更方便快捷。而它真正的特色除了界面簡單外更在于它是使用“拖放式”的方法,你只需把你需要編,解碼的文件拖放到里面即可。而且它會自動識別文件的格式而采取不同的操作。如果你拖放的是wav文件,那它會按照編碼方式進行,出來的文件是ogg格式的文件。而如果你拖放的是ogg文件,那么它會進行解碼,如果你在解碼的里面的設置是“重放”那么它會播放ogg文件,而如果是設置了“解碼到文件”的話,它會他ogg轉換成wav格式輸出。――轉換成wav功能是有用處的,在使用cooledit pro進行頻譜測試時就必須先把ogg轉換成wav格式,這個在測試篇中會說明。下面是軟件的界面,主要標志是一條“魚”,這個和手機上的OGG播放器標志是一樣的。
拖放式的操作再簡單不過了,他有兩條進度條,上方灰色的是個體進度,而下方黑色的是總體進度。
當然在操作前,我們必須設置相應的參數(shù)。在界面上點擊鼠標右鍵將顯示以下菜單,你可以選擇編碼選項對壓縮的參數(shù)進行設置。
在編碼模式中我建議你選擇“質量模式”,你只需簡單移動滾動條選擇自己需要的比特率即可。也可以設置采樣率,一般都是使用44.1khz。
而在解碼選項中,我們有兩種模式可以選擇:重放(拖放ogg文件時進行播放)和解碼到文件模式(拖放oog文件時會將其解碼成wav文件輸出)。你可以根據(jù)需要進行選擇。里面還有比較專業(yè)的增益設置和波形格式設置,我建議不要動,特別是對于那些喜歡忠于歌曲原味的更加不能要增益。
還可以選擇輸出目錄,你可以選擇“在輸入目錄輸出”也可以自定義輸出文件夾的位置。
除此之外,還有tag編輯功能。
3)All->OGG & OGG->All
――GermaniXEncoder
下面的工具適合于需要在不同的格式間進行轉換的情況。
這是一個很全面的格式轉換工具,使用他你基本可以在所有格式中隨便相互轉換,很是方便,假如你你希望把mp3轉換成Ogg的話,使用這款工具就再合適不過了。這款軟件雖然不出名,但是十分值得推薦,數(shù)碼專家小組對其進行了漢化,使得其的操作界面更加親切,而且操作起來也是非常的便捷――傻瓜化。所以具體的操作就不進行贅述。除了這款工具之外,還有兩款轉換工具也是值得推薦的:Alltomp3Maker和AdvancedWmaWorkshp,都是可以很方便的在幾種格式中進行轉換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