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這個東西,和個人電腦一樣,也是一個軟件和硬件的結(jié)合體?墒且驗槔娴尿(qū)動,手機廠商們整天就是在和我們吹噓所謂的彩屏的好處、雙屏的好處、小巧玲瓏的好處,對于天天和我們打交道最多的手機軟件系統(tǒng)的問題卻多半避而不談。如果你使用手機很頻繁,使用過的手機也很多,相信你一定會發(fā)現(xiàn),即使是國際知名品牌的手機,即使其設計的手機硬件上非常出色,非常前衛(wèi),可是在操作系統(tǒng)上總是有這樣那樣的毛病,幾乎找不到一款手機的操作系統(tǒng)是讓我們感到完美的。
正是基于企盼接近于完美的操作系統(tǒng)早日出現(xiàn)的愿望,筆者在這里把自己使用中接觸到的一些軟件的設計缺陷做一個匯總,希望手機廠商們能夠引以為戒。限于篇幅,本文不可能涉及所有的功能,主要目光集中在用戶最常用的通訊錄、短信息和輸入法三個部門。
通訊錄篇
手機的最基本用處就是打電話,而打電話如果你不想自己去記住那幾百個號碼,那么就需要依靠手機的通訊錄,可偏偏大多數(shù)手機的通訊錄都有諸多的不盡人意之處。
1.不支持中文輸入
筆者都有一點羞于把這個缺陷寫入本文中,對于一款在中國發(fā)售的手機,如果存在這樣的缺陷,簡直是不可寬恕的。可偏偏在國內(nèi)普及率相當高的諾基亞8210身上,我們就可以找到這樣的問題,這實在讓我們心寒,要知道在8210上市的時候,手機中文化問題根本已經(jīng)沒有任何技術(shù)難度了,而且8210在短消息方面對中文的支持也算是優(yōu)秀,可偏偏一款機器短消息可以輸入中文,通訊錄卻不可以,實在是奇怪。聯(lián)想到諾基亞3210著名的中文顯示(可是顯示中文但是不能輸入中文)特性,筆者實在不知道諾基亞的“科技以人為本”是怎么體現(xiàn)的。
2.不支持中文檢索
如果說不支持中文輸入是一個讓人啼笑皆非的缺陷,那么不支持中文檢索即使在今天也是大多數(shù)手機的通病。大家都知道,一旦通訊錄里面的號碼一多,查找起來就比較麻煩,通過按下號碼開通字母的索引來快速查找。比如要查找叫Tony的人,只要按下T對應的8,通訊錄就會切換到所有T開通的記錄上?蓡栴}在于,這種方便的方法在絕大多數(shù)手機上僅限于英文名稱的記錄,如果是中文名稱的記錄,那么對不起,還是你自己慢慢的一條一條找吧。在這一點上,部分國產(chǎn)機算是做得不錯,比如姓“張”的人,按下Z對應的9就可以快速找到。不過可惜的是,伴隨著國產(chǎn)手機貼牌之風愈演愈烈,能夠把這個優(yōu)點保持下去的國產(chǎn)手機實在是屈指可數(shù)。
3.不支持快速瀏覽
也許是考慮到大家的通訊錄里面號碼越來越多,許多手機人性化的具有檢索的功能,只要輸入人名的一部分,就可以快速幫你找到對應的記錄。這的確是個好功能,可是有些手機(比如摩托羅拉的許多機型)偏偏在具有檢索功能之后把最基本的瀏覽通訊錄功能給取消了,如果希望瀏覽就必須通過檢索“空內(nèi)容”來完成瀏覽。這樣的考慮未免有些沒有從用戶的角度出發(fā),的確記錄一多上下翻查找很麻煩,可的確就有用戶寧可按幾十個上下鍵查找也不愿意麻煩的輸入中文檢索,畢竟按上下鍵只是機械勞動,可是輸入人名卻要動腦子,尤其是對于那些不太熟悉手機輸入法的年長用戶,瀏覽而不是檢索還是他們查找通訊錄的最主要手段。
4.不徹底的VIP功能
西門子的手機有一個創(chuàng)意不錯的VIP功能,在瀏覽通訊錄的時候,再按一下“通訊錄”的按鍵,那么就會只顯示出所有VIP用戶的記錄,這樣對于瀏覽查找會方便許多。但問題在于筆者使用過的西門子3518在這個創(chuàng)意的貫徹上不徹底,如果你通過瀏覽通訊錄撥打電話的化,這個VIP瀏覽的功能可以使用,但是如果你是在發(fā)短消息的時候,那么就只能瀏覽普通的通訊錄而不能瀏覽VIP通訊錄。
5.不徹底的多記錄通訊錄
在早期,大多數(shù)手機的通訊錄一個人名下只能記錄一個號碼。但是一些定位于商務手機的機型在設計的時候采取類似Outlook的模式,一個人名下面既可以有手機號碼,又可以有家庭電話辦公室電話等等許多號碼。這對于商務人士的確非常有幫助。可是筆者也觀察到,部分商務手機也許是設計的缺陷也許是為了節(jié)約存儲空間,雖然每個人名下有六七個號碼允許輸入,可實際可以輸入的個數(shù)卻有所限制。比如飛利浦的630折疊機,就只允許輸入三個號碼。再多無論如何都無法輸入了。
短信息
雖然打電話是我們最常用的功能,可是短消息這個東西卻越來越受到大家的歡迎,甚至很多“拇指一族”干脆就是以發(fā)消息為主的。在這個前提下,短消息功能設計的好壞也就至關(guān)重要了。也許是在國外短消息沒有國內(nèi)那么紅火的緣故吧,在短消息如此簡單的一個功能上,一些低級的設計缺陷反而更多。
沒有短信回執(zhí)。短信回執(zhí)是個好東西,你發(fā)送一條短信息給對方,如果對方受到會給你一個確認的回執(zhí),如果對方?jīng)]有開機或者網(wǎng)絡故障而延時,那么你就收不到這條回執(zhí)。只有等到對方的手機的確收到你的消息,那么你才會收到回執(zhí)。這個功能在目前短信發(fā)送時有堵塞的時候還是相當有用的。可是偏偏有一些手機根本不允許你開通短信回執(zhí)的功能,比如摩托羅拉的不少機型。這樣的話,你就根本無從得知對方是否收到你的消息。
短信回執(zhí)設計不合理。雖然有不少手機有短信回執(zhí)了,不過設計的各自有各自不合理的地方。比如一些品牌的手機,把短信回執(zhí)和普通的短信一樣處理,收到后也會放在收件夾中,需要你人工去刪除,非常麻煩;又比如有的手機把短信回執(zhí)就設置成一個簡單的頁面“短信發(fā)送已成功”,如果你發(fā)送多條短信,根本不知道發(fā)送成功的究竟是哪一條短信;又比如西門子的手機把短信回執(zhí)放在一個屏幕首頁上直接顯示,同時可以通過#查看詳細內(nèi)容,但是如果同時有兩條回執(zhí)進來,那么你之后看到后面的那條,前面的就被覆蓋掉了,無法查看。而且回執(zhí)顯示的是對方的手機號碼,而不會像打入電話那樣自動和通訊錄配對,自動顯示其人名。在這里,筆者非常推崇愛立信T39的短信回執(zhí)設計功能。它采用的方法是所有的發(fā)送短信都自動保存,發(fā)送成功后雖然也只是在屏幕上顯示“發(fā)送成功”,但是你可以進入“已發(fā)送短信”中利用菜單查尋每一條發(fā)送短信的狀態(tài),它會告訴你究竟是已經(jīng)發(fā)送成功還是等待對方回復,這個功能在你大量群發(fā)短信的時候特別有用,可以清除掌握究竟誰的消息收到了,誰的還沒有收到。
蹩腳的智能替換。西門子的手機有一個貼心的功能,在你輸入短消息的時候,按下通訊錄的按鈕,就可以直接插入任何一個電話號碼,這對于發(fā)送別人的聯(lián)系方式,特別方便。不過在實現(xiàn)這個功能的時候,西門子似乎也犯了一個很大的錯誤。比如我的通訊錄里面有一個叫“張三”的記錄,他對應的號碼是“12345678”,這時候假如你收到一條消息的內(nèi)容是“張三的電話號碼是12345678”,你猜在西門子3518中會顯示成什么?——“張三的電話號碼是張三”,西門子過于智能的把電話號碼和通訊錄進行匹配,并且把短消息中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給替換掉了。有時候你看到類似的消息,一時間會不明所以。
死板的短信息鈴聲。對于短信一族,也許可以漏接一兩個電話,但是千萬不能忽略某條短消息。所以對于他們來說,往往把短消息進入后的鈴聲設置的比來電的鈴聲時間更長聲音更響,這的確不失為一種好方法。不過偏偏有的手機不配合,比如愛立信的T39,令筆者非常詫異的是它的短信息鈴聲只能是非常短暫的“嘟音”或者是“咔嗒”,而不能夠使用其豐富的內(nèi)置鈴聲或者自編鈴聲,這實在是讓人極其郁悶的事情,如果短暫的鈴聲,漏聽一兩個短消息實在是在所難免的。有類似毛病的還有飛利浦630,雖然其短消息鈴聲還是相當長的,不過也有一個怪毛病,同樣鈴聲不能夠換成其他的。如果用戶喜歡飛利浦630缺省的鈴聲還好,要是不喜歡偏偏短消息又特別多,每天聽上幾十次討厭的短消息鈴聲,那也是一件夠悲慘的事情。
輸入篇
其實輸入篇可以和短信息篇合并在一起,因為現(xiàn)在大多數(shù)用戶利用手機輸入的都是短消息,輸入通訊錄或者備忘錄之類東西的并不太經(jīng)常。不過考慮到輸入畢竟有其獨特的地方,還是單列開來討論吧。
缺省輸入法設置不當:從愛立信T39到飛利浦628,筆者聽說過有好多款手機的缺省輸入法是筆劃輸入法,而不是用戶群最多的T9拼音輸入法。筆者并不否認筆劃輸入法的確有其方便的地方,特別是愛立信的筆劃輸入法,但畢竟手機設計是要考慮廣大用戶的方便,而不應該是根據(jù)設計人員想當然來決定的。所以使用筆劃輸入法作為手機的缺省輸入法絕對是一個重大缺陷。而與這個重大缺陷搭配的另一個更大缺陷就是缺省輸入法無法更該。如果可以更改缺省輸入法,那么手機出廠的時候缺省為筆劃也就算了,用戶自己改一下就好,可如果缺省輸入法不能更改,那么也就意味著用戶輸入一次中文就必須要更改一次輸入法,每次多按好幾鍵,時間一多累積起來可就絕對不少了,這不僅是對用戶事件的無謂浪費,同時也是縮短了手機鍵盤的壽命。
切換輸入法不方便:雖然我們經(jīng)常使用的是手機的中文輸入,但偶爾還是需要輸入英文或者數(shù)字的,可不少收集在切換輸入法方便做的相當不人性化。比如西門子3518,必須長按菜單鍵,呼叫出菜單,然后往下好幾次選擇輸入法切換,然后才能夠選擇需要的輸入法,如此麻煩讓用戶怎么忍受。還有更令人意外的,愛立信T39,在切換了輸入法之后,輸入法的名字會停留在屏幕上好幾秒,雖然這個時候你已經(jīng)可以開始輸入漢字了,但是有輸入法的名字遮著,根本看不清楚后面的選項。其實切換完輸入法之后就應該立刻可以輸入了,難道用戶自己選擇了輸入法還要手機提醒自己選擇的是什么輸入法嗎?
標點輸入不方便:這個問題是筆者最為奇怪的,為什么很多款手機在輸入中文的狀態(tài)下是不能輸入標點符號的,一定要切換到英文狀態(tài)下才能夠輸入標點,難道手機的設計人員認為中文還停留在當年那個沒有標點的年帶嗎?如果你收到一條消息從頭到尾沒有標點,那么不出意外,對方使用的應該就是這種倒霉的中文不能輸入標點的手機。
沒有數(shù)字輸入模式:雖然一般我們不太在短消息中輸入數(shù)字,可真的要輸入的時候,一般就是一大串,這時候如果利用英文輸入模式中排在按鍵最后位置的數(shù)字來進行輸入,那實在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所以如果輸入法中能夠有一個專門的數(shù)字模式,那么可以大大加快用戶的輸入速度,而且技術(shù)上沒有任何難度?善敲春唵蔚囊粋功能,就是有很多手機沒有,實在是遺憾啊。
后記
以上是筆者在自己玩機過程中發(fā)現(xiàn)的一些手機軟件的設計缺陷,在這里只是起到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希望有機會能夠更深入的和大家探討這個問題。在這里筆者也好心的提醒一下手機的設計廠家,別老是把目光放在手機的外觀還有硬件上,一個貼心的手機操作系統(tǒng),同樣也是非常重要的,有時候這比起外觀來更能打動那些高端用戶的心